竞品:顾名思义,就是竞争对手的产品,我们所说的“竞品PK”就是和竞争对手的产品进行比较。
一个比较合理的PK过程,往往在实际上是走了一遍用户流程和研发流程,它应该包含如下方面:
外观,ID
这是PK过程里面最直观的感受,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,颜值太差的产品,很多客户根本不会看。没办法,这是时代潮流...
硬件参数
这个过程很暴力,你需要拆机,列出竞品的IC型号,比如:CPU,基带芯片,RF单元,内存,FLASH,天线等等。
软件配置
大概知道竞品在软件上是否有做优化处理,是否开启了一些加速功能,比如:对CPU降频或升频。或者在不同的软件配置模式,都可能会影响到最终的性能。
认证匹配
不同出货区域的认证产品的RF指标会有所差异,在PK时需要统一对应相应的出货区域。
硬件性能
该过程其实需要RD进行RF硬件参数的测量和对比,尽可能详细的了解竞品的整机水平。比如:TX power,RX sensitivity做到了什么水平。天线大概使用的什么规格型号,能做到多大增益。
理论性能分析
需要在一些理想的测试环境进行最大性能的测试,比如在屏蔽房,暗室等。
实际用体验分析
需要到实际用户使用的环境下进行测试,比如在房间里面进行覆盖测试,在办公区进行挂机测试...
测试使用环境的考量
往往AP的测试过程会比较繁琐,因为主要存在一个兼容性的问题。你需要详细的列出陪测网卡,陪测PC的主机型号,陪测环境的拓扑架构,AP的软件拓扑架构等,这些都是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。
整机成本评估
“物美价廉”的思想总是贯穿在人类心中,所以,你需要尽可能详细的知道竞品的大概成本在多少RMB,最好是价格又便宜,性能又好,这样才能做到“搞死搞残”的节奏。^_^
[本网站原创.转载请注明出处]
本文由作者 MarkShaw 发布在 WirelessLink , 转载请联系客服授权处理,获得授权后请保留文章的完整性并附上原文链接: https://wirelesslink.net/14.html